玉米丰收粮库不收有些开始霉变
今年黑龙江省的玉米产量再创新高,总产2800多万吨,实现了“十一连增”。但时至今日,秋收已结束了1个多月,可丰收的玉米却无法“颗粒归仓”。
在望奎、肇东、讷河这些玉米主产地,由于粮库不能及时开秤收粮,数百万吨露天存放的玉米因得不到谨慎保管,有些慢慢的开始发霉变质。再加上11月30日以来普降大雪,这些玉米的存放情况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几天,望奎县的玉米培养种植大户谷继霞发现,她家露天存放的玉米出现了霉变迹象,虽然她找了有经验的农户一起想办法,但霉变现象却很难遏制。谷继霞只能用土办法——把玉米掏到底,让它来回都通气儿。如果天公不作美再下几场雪,这样的“土办法”也就没用了。
由于自家储存玉米的场地有限,粮库又迟迟不收粮,为减少霉变率,肇州县双发乡种粮大户万华芳只能舍近求远,把一部分玉米卖到离家八十多公里远的大庆市大同区,卖给粮贩子。而这八十多公里的距离,万华芳仅运费就要3万多块。
扣除烘干、运输等各项成本,等到黑龙江玉米临储政策启动后,粮食经纪人转手卖到粮库,每斤玉米的纯利润大约6分钱左右。就这样本应农民享受的国家玉米临储惠农政策,受益的却成了粮食经纪人。
那么,国家玉米临储惠农政策是怎样的一项政策呢?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缓解“卖粮难”,国家连续6年对东北地区实行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但前提是,只有政策启动,粮库才有钱开秤收粮。在2012年和2013年,黑龙江临储玉米的开秤时间分别是11月16日和11月23日。
今年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的文件规定,中储粮总公司承担2014年国家临时收储任务。通过其直属库和委托收储库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其中,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是黑龙江省内临储玉米的收购主体。
既然国家四部委的文件规定如此明晰,那为什么黑龙江省的玉米临储政策还没有启动呢?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在望奎县和肇州县两地承担玉米临储收购任务的粮库。通江粮库主任刘猛说,开秤需要中储粮的委托,今年开秤时间晚半个月。没接到指令就不能开秤,与通江粮库一样,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委托库肇州县锋华粮库也只有空空的粮仓和静止不动的传送带,见不到一粒今年的临储玉米。
中储粮总公司12月1日下发文件规定,今年纳入临储政策的玉米目标生霉率要在2%以内。但是按照这一个收购标准,很多农户手中的玉米将被排除在惠农临储政策之外。
所以黑龙江省粮食部门希望今年的收购标准,能够按照“国粮调(2014)254号文件”和“国粮发(2010)178号文件”,这两个规范性文件执行,将生霉率调整为2%到5%,从而照顾农户的真实的情况,也能符合国家标准。
正是中储粮和粮食部门在收储标准上的异议,直接引发了黑龙江临储玉米收购工作不能如期启动。开秤时间推后。
今年,黑龙江省种植了约一亿多亩玉米,约占全国总种植培养面积的五分之一。但在九月末,黑龙江省就慢慢的开始收获玉米,这与国家玉米临储政策启动存在一到两个月的真空期。正是这段真空期的存在,玉米霉变率上升的风险增加了。而在整个讷河地区,目前玉米的生霉状况也不乐观。本报综合央视等新闻媒体报道